天寒,流鼻涕的機會大增。鼻涕和痰一樣,令人憎厭,卻又擺脫不了,尤其是在氣溫驟降之後,鼻涕會隨之增多外溢,這是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2年01月18日
馬蹄,又叫荸薺,南方稱「地下雪梨」,北方則稱「江南人參」,有清熱養陰、生津潤燥等功效,為冬季的時令佳品。 因其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2年01月11日
2021年傳統的「三九」養生時段,「初九」在2021年12月21日始的10天內。「二九」在2021年12月30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2年01月04日
2021年新曆的12月21日(初九)、12月30日(二九)和2022年1月8日(三九),古稱「三九天」,傳統指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2月28日
傳統指出,自12月21日起,為「三九艾灸」養生的重要時期,而大椎穴是主宰全身陽氣、調整全身機能的要穴,故「三九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2月21日
上期說到余光中的養生,合乎世界衞生組織(WHO)提倡的健康「四大基石」,本期論述其養生之「合理膳食」。 據WH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2月14日
WHO提出「適量運動」,是健康的「四大基石」之一。余光中的養生法中,運動也佔有一席之地,不過這都是其妻子范我存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2月07日
上期曾談到余光中的「養生秘訣」,有「虛室生白」和「聽老婆會長壽」,今期則談余老的「養生三寶」。 「余光中是眾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1月30日
上期談到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養心秘訣「虛室生白」。今期,則說其「聽老婆話而長壽」之道。筆者研究余老,發現其養生法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1月23日
2019年12月14日是余光中忌辰。余光中是著名詩人。因筆者過去隨港大參與某些學術研討會認識余老後,對其養生法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1月16日
本欄上期說到墨魚滋陰補血、「最益婦人」,其實墨魚還有兩寶:墨魚汁和墨魚骨,極易被忽略,卻有極高養生價值。 汁可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1月09日
墨魚又名烏賊、花枝等,是「高蛋白低脂肪」滋補海味,又可滋陰補血,故適合秋冬養生食用。 墨魚雖像魚一樣遨遊於海洋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1月02日
《魷魚遊戲》(Squid Game),於2021年9月上線後,席捲全球。故今期,我們也說說魷魚。 常見魷魚有兩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0月26日
民間認為:「喝鵝湯,吃鵝肉,一年四季不咳嗽」,這因鵝肉潤肺益氣,是傳統預防咳嗽(非治療用)的食療上品,故在咳嗽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0月19日
上期指出,吃「老鴨」比「嫩鴨」滋補身體。因此,在秋冬適合進補強身之季節,鴨肉為首選肉食。 鴨子種類繁多,其中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0月12日
俗說:「秋風起,鴨子肥」,即秋季宜吃鴨。這因秋季「燥」邪當令,易使人患「秋燥症」,而鴨肉有滋陰潤燥等功效,故秋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10月05日
秋季滋補養生,可吃海膽。這因海膽有滋補強身、提神解乏、增強精力等功效。 海膽,又名海刺蝟、刺鍋子等,是海洋中的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09月28日
中秋節,習俗上除送月餅外,乾珧柱也是「常禮」。這因珧柱美味可口兼是滋補佳品,給中老年人較實用。 乾珧柱,是扇貝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09月21日
扇貝,在9月盛產,又為傳統「海八珍」之一,集食、藥、補於一體,極富營養,為秋季養生的滋補佳品,今期簡述。 扇貝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09月14日
今日是二十四節氣的「白露」,即農曆八月的開始,會吃海鮮者,皆認為秋季帶魚最肥美,這是因為牠們為越冬做準備,大量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21年09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