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光蔡子強對中國發展大失所望,連西方傳媒也承認過去對中國的「預測」有誤,可見如果說足球賽果難以預測,那麼中國更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6月15日
世界盃熱潮昨晚殺到,1個月的球迷蜜「月」正式開始。為了密集式欣賞64場大戰,蔡子強卸下時事評論員的外衣,享受這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6月15日
自從1953年紐西蘭登山專家艾德蒙希拉利(Edmund Hillary)成功征服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,後來者絡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06月14日
成年人不了解年輕人的世界,年輕人不了解成年人的世界,怪不得兩代人之間存在的不是代溝,而是鴻溝,儼然活在平行時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8年06月14日
27歲才開始格鬥職業生涯, Ramona起步比人遲,但她相信,自己較成熟的心理狀態,可應對壓力,讓她進步更多。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13日
綜合格鬥(MMA)運動在港屬小眾玩意,投身的多為男性,達到國際水平的選手甚少。在香港長大的Ramona Pas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13日
九十後鄧皓荃(Aaron)是一名傳統香藝師。
他熟讀關於香的古籍,懂得自行製作塔香或線香等產品。
最令他感嘆的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6月12日
「塔香」製作方法
1.把香粉倒出。
2.利用水把香粉混和。
3.在手心把它搓成塔香的模樣。
4.把它陰乾數天就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6月12日
香港要是失去情懷,家的感覺也不復存在。最富香港情懷的片段,往往出現在外國電影裏,比如《蘇絲黃的世界》裏的一幕: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6月08日
陳富明在1988年成立香港仔漁業海鮮商會,希望團結漁民子弟爭取福利,並保留漁民的傳統文化,繼續組隊參加龍舟比賽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6月08日
鄧永成中學時熱愛地理,後到加拿大升讀大學,自然選此為主修,攻讀碩士時遇上啟蒙老師Shoukry Roweis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6日
名為「土地大辯論」的諮詢早前正式展開,由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擬備的文件中,指出本地的房屋問題是因為土地供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6日
張肇堅的父親曾經從事超市採購工作,張母則是家庭主婦。小時候,一家住在華富邨。
「華富邨很適合小孩子生活,它在海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6月05日
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專門研究馬蹄蟹,牠的另一個名稱是鱟(音:后)。
這動物在4.75億年前已存在,歷經隕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6月05日
港人對喀麥隆的認識,可能只是停留在他們知名的國家足球隊上,其實喀麥隆文化豐富多樣,地貌變化大,更有「小非洲」之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1日
來自喀麥隆的泰歐,對足球的熱愛也是自然而生,從小就開始踢足球,卻沒機會把它變成事業。「今天足球在喀麥隆很流行。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6月01日
弗洛倫泰因霍夫曼(Florentijn Hofman)是一名充滿童心的藝術家。
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黃色巨鴨(Ru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31日
霍夫曼有個巨型大象藝術裝置放在深圳某商場的天台。
為什麼會是大象?
「當天台出現了大象是一個壞消息。」他如此解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31日
當初讀藝術時對藝術反感的王天仁,今天回看,才明白當年認識的只是其中一類藝術,藝術的光譜很闊,什麼也能包含其中。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30日
藝術家王天仁多年來都以「非主流」方式創作,20年前藝術系學生都愛多媒體和裝置,唯獨他以廢棄卡板創作雕塑,替大眾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