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

共 2818 個結果
頁數:1...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...141

唔怕改壞「名」

初看「梁美儀」這3個字,很多人都以為梁教授是一位女士。原來他上有8個姊姊,母親追仔追到第九個,終於如願,為了趨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1日

兩子想做億萬富翁

任能博早年離婚,育有兩子Tom和Max。現在他有位新太太。 談到兩個寶貝兒子,他眉飛色舞。「當他們畢業後,我曾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0日

退休科大德籍教授任能博 出科學漫畫教生物科技

Reinhard Renneberg(任能博),是一名生於東德卻在香港科技大學教書22年的教授。向記者推薦他做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05月10日

義剪深刻體會

十六是義工組織易剪義成員,易剪義現時約有80名剪髮義工,服務對象包括長者、青少年、精神復康者、低收入家庭、少數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9日

獲前特首董建華減刑 古惑女走上 髮型師義剪路

「以前不理別人感受,有人走過撞到我,就二話不說和人打起來。」頭部兩側及後腦頭髮全部鏟青,雙手滿布紋身的八十後女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9日

有可能不再發光

香港光害嚴重,會否對螢火蟲的生存很不利?饒戈說:「是有影響,但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大。香港比較獨特的是雖為大城市,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8日

研究螢火蟲屢發現香港新品種 饒戈:隨意發展很易消滅未知物種

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,正職是教師,興趣是研究螢火蟲,早前他在英國螢火蟲學術期刊Lampyrid發表論文,公布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8日

九龍城大和堂後人 細說街坊醫神父親往事

九龍城衙前塱道24號地下的大和堂參茸藥行,5月1日正式成為歷史,7月重開時將變身咖啡店。中藥和咖啡都是苦的,店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5月04日

保留舊物

大和堂的咖啡味即將取代藥材味,在鍾姑娘看來是必然的轉型,「終有一天要放下,香港地多少人在轉型?沒理由無止境做下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5月04日

夢想改變

先巴東知是少有讀到大專程度的藏民,從初中開始,他就愛上寫作,遂轉到青海的私人學校去,潛心學習藏文化。後來他持續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3日

藏族牧民詩人先巴東知 草原上追逐籃球夢

在高山之間,遼闊的青藏高原一隅,坐落着村莊仁多瑪,其外圍一塊水泥地上架着兩個籃球架,雖然已經殘破不堪,籃網被風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5月03日

欣賞周春芽

談起收藏品,Amanda最近以944萬港元於保利香港的春季拍賣會投得周春芽作品《躺着的人體、黑色的石頭》,現掛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2日

收藏家兼畫廊創辦人 魏麗洋13年豪買百件作品

數年前,魏麗洋(Amanda)只是一個母親,閒時逛畫廊、買藏品、帶着孩子參觀博物館。今天她對藝術的熱情不變,繼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05月02日

內地體育產業

游永強10多年前已經進軍內地體育產業,投資20億元人民幣的新場館將於10月在佛山開始營運,「這將是我們100%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4月27日

東方體育會副主席游永強
搞體育產業不看死數看生數

黃家駒講過:香港沒有樂壇,只有娛樂圈;套在香港足球發展可改為:香港沒有職業足球,只有足球訓練班;香港籃球更是業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04月27日

三代女人

Christine是在港大地理統計系畢業的,當年為何報讀這科目? 「那時快到1997年,很多人都想移民。我有很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瑪韻2018年04月26日

大華銀行CEO葉楊詩明:藝術有治療作用

葉楊詩明(Christine),是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。 銀行非常重視藝術,她指新加坡總部猶如展覽廳,走廊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瑪韻2018年04月26日

台灣著名雕刻家 朱銘創作養生

朱銘與香港,緣分不淺,八十年代初,他在香港展出「太極」系列,吸引國際媒體目光,建立知名度。後來獲邀在香港不同地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25日

過古代生活

朱銘成名多年,但每天維持簡樸生活,心情愉快,笑言自己用古代的方式生活。「現在人類的生活像機器一樣,每天都一樣,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25日

日本攝影師長島有里枝 20歲開始挑戰性別想像傳統

日本知名攝影師長島有里枝,今年45歲,從事攝影創作25年。人們對她的認識,是從她20歲那年的成名作開始,當時仍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04月20日

頁數:1...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...141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