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新華,自稱「對燈塔狂熱」。
他是結構工程師,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教授。早年有份參與元朗錦繡花園及大埔康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11月01日
潘新華與團隊翻查舊報紙舊檔案,找到不少燈塔有趣資料,如在1890年的政府公報,招募鶴咀燈塔員工,當中指出「每月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7年11月01日
張義,人如其名,義薄雲天,為人不拘小節,收學生從來不收學費,反而經常宴請好友徒弟去陸羽茶室歎茶。國畫出身,雕刻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10月31日
大男人主義,代表霸道、佔有慾強,甚至有點暴力,務求令女性言聽計從,我說東你不能說西。自認大男人的張義,同時錫老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10月31日
香港素來以經濟發展先行,每年收生成績最高的科目不是法律、醫學就是金融商學,然而這個城市也出產了不少科研人才,天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7日
從事太空生物學研究多年,郭新對外星生物的存在也「非常樂觀」。「許多同事都覺得,可能在未來二三十年,就能發現外太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7日
坊間常說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一家一門八傑,不僅出了首位本地華人布政司,其他也在商界、醫療、法律界等各展所長。在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6日
陳方安生早年就在政界闖出頭來,以女性身份來說殊不簡單。她表示,自己也受母親做人處事的態度啟發許多。「她豪爽硬朗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26日
人稱Sam Sir的退休消防總隊目許培道,外形魁梧,體能超卓。在職期間體能分數達1000分(120分為最高的A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7年10月25日
許培道特別留意消防相關的電影,最近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《烈焰雄心》,講述2013美國亞利桑拿州花崗岩山消防精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7年10月25日
環保建築師葉頌文(Tony)堪稱城市愚公,最近離開服務多年的大型建築公司,自立門戶推動環保建築,誓要把石屎森林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10月24日
Tony擔任建築師12年來,其中一個最得意的作品,就是九龍灣的零碳天地。「比如其中的綠色牆,花了半年就長好,只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10月24日
黎明很痛苦,黎爸爸更痛苦。千方百計要把女兒從資本主義的毒海拉回來,卻發現女兒愈走愈遠。女兒男友是美國出生的香港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10月19日
九七前,來自北京的樂壇天王黎明,可大唱「I was born in Beijing」,今天內地背景卻變成一種負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10月19日
花道在香港給人有錢太太玩意的印象,研習花道多年的梁偉怡絕不認同。他在2006年初接觸花道後即迷上,甚至放棄工作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18日
梁偉怡接受訪問時即席示範生花作品,以解釋日本花道的技巧。這是包含3種植物的「三種生」。「從前生花主要放在房間裏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10月18日
香港的醫療體制常為人詬病,醫療事故頻生、等候時間長等問題不斷重演,反觀經常被拿來跟香港比較的新加坡,醫療服務在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10月13日
1953年,劍橋大學兩個年輕科學家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發現了簡稱DNA的脫氧核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潘天惠2017年10月13日
Tony有兩個弟弟,最小的叫楊其偉(Kiwi)。「他自小讀書就好叻, 不用溫習也拿高分,令家人明白到讀書是逼不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10月12日
不少港人低調扶持弱勢,楊其輝(Tony)是其一;小學住橫頭磡7層徙置區,後遷入秀茂坪16層公屋;獅子山下,港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7年10月1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