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網上聽到大陸知名學者易中天教授談法治中國與文化傳統。易教授雖非專門研究法治的學者,但對中國歷史及文化有深 ...全文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法治人戴耀廷2018年07月28日
... 進入歷史。談到歷史,中國歷史自然是重點,知道香港歷史也很重要;但是在這迅速全球化的時代,對於世界歷史沒有廣泛的 ...全文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18年07月27日
...
於是有人在攤開手的中國歷史人物雕像上掛上一個搖搖,兩者配合得恰到好處。
另一個雕像人物的造型是抬起一邊手,另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潮網熱話瑪麗2018年07月19日
... 只是文化戰、歷史戰。中國歷史五千年,美國歷史242年,若論過去200年,中國歷史所表現之力量似有不足,但通觀五 ...全文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8年07月19日
... 58至188元不等的中國歷史書和神話小說等,以10至30元出售。天地圖書則乘今年「愛情文學」主題,將言情小說如 ...全文
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8年07月19日
... 北故宮展出的明明都是中國歷史文物,要如何「台灣化」?
...全文
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7月18日
... 滔滔的才華,以及熟悉中國歷史文化,鄧校長年輕時已於電視節目中展現出這兩個強項。九十年代中期,由黃霑主持的電視節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校長訪談王嵐2018年07月16日
... 設置雕像
「實際上,中國歷史一直都是這樣書寫成的。說真話的人一次又一次被放逐、處決或在某種程度上被噤聲。他們被 ...全文
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7月14日
... 為一個社會問題,過去中國歷史不是沒有發生過,例如大躍進。
星期五,其實我只想笑一笑,看看那些愛國議員究竟還有什 ...全文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‧離地城林日彥2018年07月13日
為推動社會、學校老師和學生深入認識中國歷史,由多間大學學者及社會重量級人物如劉遵義、丁新豹、李焯芬等促進成立的 ...全文
今日信報獨眼香江城市天眼2018年07月07日
... 民教育獨立成科,並指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必修科,並非為了取代國民教育。
中史列必修非代替品
《施政報告》公布20 ...全文
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8年07月06日
錢穆在《中國歷史精神》一書中說:「每一好制度,必須有一種良好精神來維持。若精神一衰,最好的制度也要崩潰的。」
...全文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8年07月04日
... 「完人」就不錯了。
中國歷史命脈一向只靠「人」,政治可以腐敗,財富可以乾竭,軍隊可以崩潰,但只要有人就好,中國 ...全文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8年07月03日
... 在金門前線炮火中,在中國歷史滄桑的交錯點上求生,少年缺乏安定的讀書環境,青年時代才有機會深造,迫切對繪畫及文化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06月23日
繼教育局在5月下旬發出「初中中國歷史科修訂課程大綱和詳情」,緊接着就是另一個專責委員會上馬,商討如何「支援非華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直資人語左筱霞2018年06月22日
在1951年出版的《中國歷史精神》中,錢穆指出「中國文化,大部分由黃河流域人創造建立,長江流域人,僅居承襲發展 ...全文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毋枉管張總2018年06月11日
... 門的鄉土出發而交錯在中國歷史滄桑中的文化領悟,構成了李錫奇畢生繪畫的宏大背景。
而在台灣開放的藝術氛圍中成長的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8年06月08日
... 門的鄉土出發而交錯在中國歷史滄桑中的文化領悟,構成了李錫奇畢生繪畫的宏大背景。而在台灣開放的藝術氛圍中成長的歷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長廊2018年06月06日
... 眾關注教育局公布初中中國歷史科的修訂課程大綱,未有提到六四事件。
天安門母親發言人尤維潔稱,尊重香港年輕人不參 ...全文
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6月0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