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世衞統計,九成以上疾病都和情緒有關。現今社會,人的精神壓力大,各種負面情緒就會經常影響到身心健康。有研究發現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4年01月23日
大豆是最早栽培的糧食作物之一,古稱「菽」,如《詩經》中就有「中原有菽,庶民采之」的記載。相傳,黃豆之名與唐朝皇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4年01月16日
「夏天吃綠豆,冬天吃黃豆」。在中醫看來,豆類是冬天補脾益胃的最佳食材,尤合脾胃虛弱的人。豆類含豐富蛋白質、鈣等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4年01月09日
香菇,又名香蕈等,傳統「山珍」之一,世界第二大食用菌,自古就是皇家御用貢品,也是明清宮廷御膳常見主角之一,深受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4年01月02日
民間有句老話叫「肉不敵菇」,意即金針菇的營養價值很高,甚至勝於肉類。金針菇,冬宜多食,很有養生價值。金針菇最初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2月19日
冬天吃火鍋,宜多吃金針菇。金針菇,別名金菇、凍菌、絨毛柄金錢菌等,因其喜低溫,常在冬季出菇,又被稱為「冬菇」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2月12日
養生口訣稱:吃「四條腿」的(豬、牛、羊等)不如吃「兩條腿」(雞、鴨、鵝等),吃「兩條腿」不如吃「一條腿」(蘑菇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2月05日
冬天養生,筆者建議飲食結構可時常「一葷一素一菇」。 這個「菇」就是蘑菇,且宜輪流食用不同品種(見下文),不建議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1月28日
冬季,大量蘑菇上市,正是吃菌菇類食物養生的最佳時機。吃蘑菇有何好處?據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德齡所著《御香縹緲錄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1月21日
唐太宗李世民對甘蔗情有獨鍾,不僅將甘蔗作為賞賜之物,代表其皇恩浩蕩;還十分迷戀甘蔗的甜蜜滋味及功用,這促使他派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1月14日
今年11月8日是廿四節氣之立冬,甘蔗則是「補冬」美食之一,食用史有二三千年之久,《楚辭》、《漢書》等早有「柘漿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1月07日
每年10月31日,乃英美傳統的萬聖節前夕,這段期間,最應節是吃南瓜,甚至南瓜花。 南瓜全身是寶,除果實外,葉柄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0月31日
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,正值南瓜豐收之時,宜吃南瓜之餘,更應知道南瓜籽的保健價值。中醫認為,南瓜籽性平偏溫、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0月24日
秋冬季,是腦中風高發期,大量臨床統計資料表明,七成以上中風病例,皆發生在這時期,故醫學界把中風稱之為「秋冬季神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0月17日
山藥集美容、保健、美食於一身,素有「天然人參」之稱,外國人稱為「中國小人參」,在日本享有「林野山珍」美譽,有些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0月10日
秋天,宜多吃山藥,有抗秋燥、潤肺養胃等功效。山藥,有「神仙之食」、「小人參」等美譽。據載,慈禧太后在清朝光緒六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10月03日
人們食螺歷史悠久,考古研究發現過諸多螺殼遺址,例如距今12000年前的廣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時代遺址中,曾發現大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09月26日
民間有「中秋吃田螺」的習俗,更有「三月田螺滿肚籽,入秋田螺最肥美」之說。雖說田螺四季皆有,但以清明前和中秋後的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、研究員文芊2023年09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