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吃飯了嗎?」是中國人講得最多的開場白之一。稻米的世界產量僅次於粟米,全球有一半人口都以米飯為食糧,在東、南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6月25日
所謂美酒佳餚,組合恰當絕對有相得益彰的效果。紅酒、白酒、清酒、啤酒等酒食配搭各有技巧且千變萬化。身為調酒師的P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6月18日
無論是中西烹調,醬汁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。十九世紀的法國名廚Marie-Antoine Careme在其大作《法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6月11日
這個星期天文台發出今年首個酷熱天氣警告,毋須跑到海邊,只在大街上已能享受一個熱辣辣的日光浴。有謂食過五月糭,寒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6月04日
青椒、苦瓜、西芹、紅蘿蔔等氣味較為濃烈的蔬菜未必人人都能接受,特別是小朋友。紅蘿蔔的獨特味道來自萜烯類物質,其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5月28日
夏天,為大地帶來雨水之餘,還有豐盛的水果。其中的水果之王要數令人愛恨分明的榴槤,喜歡的人奉之為人間美味,討厭的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5月21日
中醫素來認為「五穀雜糧可養五臟」,小麥養心、高粱養肝、小米補脾、大米潤肺、大豆養腎。炎熱的夏天不宜大補,而且現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5月07日
電影《家有囍事》中一幕巴黎鐵塔反轉再反轉可謂無厘頭喜劇片段的經典。現實中,法國亦有一道上下顛倒的傳統甜品──A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4月30日
在電影《北京遇上西雅圖》中漂洋過海到西雅圖待產的文佳佳(湯唯)認識了司機Frank(吳秀波),讓拜金女和落魄大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4月23日
從懷胎十月起,媽媽們就要注意自己的飲食,因為一人吃兩人補。到孩子呱呱落地,更要留意嬰兒的營養均衡,尤其是過渡至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4月16日
一樣米不僅養百樣人,也演變出形形色色的美食。而古時農業社會所指的五穀雜糧其實又不止於稻米,還包括了黍、稷、麥、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4月09日
現代人生活忙碌,維他命、礦物質、 Omega脂肪酸等各種營養補充品成為捷徑。但事實上,營養過剩的香港人原來更多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4月02日
人們經常說英國菜乏善可陳,不過炸魚薯條就曾經擊敗過英女皇、披頭四、莎士比亞、下午茶,成為英國人心目中最能代表英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3月19日
早前一位捷克廚師在布拉格街頭發起了一個點心車快閃活動,讓人不禁懷念起從前叫賣聲隨着點心車傳遍茶樓的景象。每次點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3月12日
從炸雞、芝士骨、醬油蟹到海鮮塔,香港幾乎緊貼韓國的美食潮流。不過講到最初的過江龍韓食,最為人熟悉的一定是韓燒。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3月05日
嶺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曾寫道:「天下所有食貨,粵東幾盡有之,粵東所有之食貨,天下未必盡也。」廣東人識飲識食,天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2月27日
英國皇家郵政曾發行一套郵票紀念二十世紀的經典英國設計,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雙層巴士、紅色電話亭、Mini Coo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2月20日
相傳2月14日最初是為了紀念基督教修士Valentine,又有指與古羅馬的牧神節有關,眾說紛紜,可以肯定的是情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2月13日
記錄古代漢族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《荊楚歲時記》云:「歲暮,家家具餚蔌,詣宿歲之位,以迎新年。相聚酣飲,留宿歲飯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2月06日
香港人識飲識食,但同時又經常浪費食物。每天有3200噸廚餘被送往堆填區,佔固體廢物的三分之一。其中一個原因是不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教煮陳春燕2016年01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