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

共 2554 個結果
頁數:1...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...128

一起走過腦退化的日子

... 上其他慢性疾病,例如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肺病等的機會和數目也會愈多。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調查,超過八成(81%)長者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者之言天峯醫生2017年10月07日

人工關節要保養

... ,引發感染。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手術後必須控制血糖指數,避免傷口感染;決定做手術前最好先解決牙齒問題,有需要時要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護骨良言李安邦醫生2017年10月06日

健到腦 活到老

... 預防,如控制高血壓或糖尿病,實在令人鼓舞。 話雖如此,仍有70%的阿茲海默認知障礙症會繼續惡化,而醫學界暫時未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認知無障礙莫仲棠教授2017年10月04日

喝酒不成癮紅酒慢慢品

楊生正值知天命之年,受糖尿病困擾兩年,最近覺胸悶,就診全科醫生,醫生給予藥物治療外,還建議楊生可以飲小量紅酒。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心臟科紀寬樂醫生2017年10月03日

宋孝宗吃藕治冷痢

... 抗癌等作用。五、改善糖尿病:煮熟的蓮藕有補心益腎、滋陰養血等作用,能改善糖尿病人煩躁、口渴等陰虛症狀。此外,民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17年10月03日

飲水不足、止痛貼也傷腎?

... 、有慢性疾病如肝病、糖尿病、心臟病等都有患急性腎衰竭的風險。雖然急性腎損傷比慢性腎衰竭有較大的康復機會,但亦屬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唐國隆醫生2017年09月29日

好好「孕」動

根據近年的統計數字,本港每年約有6萬個孩子誕生,即是有約6萬名女士首次或再次肩負起母親的使命。從孩子成為孕婦肚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劉灝楨、葉秋銀2017年09月29日

友邦「都市三保」 瞄準三高人士

... 最高賠150萬 亞洲糖尿病基金會資料顯示,三高是香港三大慢性疾病。根據政府統計,近年三高患者數目不斷上升,20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7年09月28日

捐腎救人一命

... 健康飲食,減低將來患糖尿病和血壓高的機會。 在保障捐腎者方面,醫管局在數年前已透過政策惠及捐贈者。若曾捐腎臟而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盧維基醫生、何崑崙醫生2017年09月27日

微軟增設AI保健研發部

... 體情況的儀器,以及對糖尿病等病症進行大型研究。微軟表示,希望運用科技為保健帶來轉變。   ...全文

今日信報EJ Global簡訊2017年09月26日

健康食品可降膽固醇?

羅先生早前驗出膽固醇高和糖尿病,需要定時服藥控制病情。上星期回來覆診,驗血報告發現他的壞膽固醇水平只輕微降低,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心臟專科繆建文醫生2017年09月19日

一個脂肪肝患者的自白

... 括喝過量的酒、肥胖、糖尿病和膽固醇過高。一般來說,如果男性的腰圍超過36吋,女性的腰圍超過32吋,便有八成機會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百科齊放周泰年醫生2017年09月16日

T細胞戰士

... 治病,不少內科疾病如糖尿病、腦退化症治療有望。 收費高昂 暫時收入有限 Kymriah並非傳統藥物,藥廠把藥丸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上流力世界陳振康2017年09月16日

中國出口「貴」蜜糖?

... 米提煉的甜液,會引起糖尿病人血糖飆升呀,何其缺德。二是,以劣貨稀釋好貨,超市正牌國產蜜賣7到15歐羅一罐,它才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7年09月16日

有生以來最厲害頭痛

... ,發病高危因素主要是糖尿病、高血壓、三高等。由於不是腫瘤,所以不會擴散或影響其他器官,其主要問題是一旦爆破,便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生常談熊偉民醫生2017年09月14日

太過分的總理

... 來也是向天下間癡肥、糖尿病患的傷口上撒鹽,很殘忍。喝瓶裝水可以了吧?儍的嗎?這只會顯示他毫無環保意識,竟然幫忙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麗都美識陳頌紅2017年09月14日

令人困擾的泌尿系統疾病

... 士復發膀胱炎的機會。糖尿病患者因有糖份在尿液中,容易滋生細菌,所以要好好控制血糖。 此外,也應注意性生活衞生,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盧維基醫生、何崑崙醫生2017年09月13日

退化性關節炎

... 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)有密切關連。 退化性膝關節炎病徵包括痠痛、腫脹、僵硬,日常生活受影響如行走距離、工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骨場精英張堅穎醫生2017年09月13日

身體健康有捷徑嗎?

... 動。但如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、血壓高、高血脂,就要接受醫生診治,避免相關併發症出現,若患上嚴重的疾病如癌症,切勿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以刀結緣柳漢榮醫生2017年09月11日

針刺可減肥嗎?

港人每5個人便有1人是超重或肥胖,超過一半患者的年齡在45至54歲之間。肥胖容易導致糖尿病、心臟病、高血壓等健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自講自治黃譚智媛醫生、洪鴻彬博士2017年09月09日

頁數:1...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...128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