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

共 146 個結果
頁數:1 2 3 4 5 6 7 8

初秋「養生七要」

本欄上期曾述,秋季養生應分3時段進行,今期續講秋季養生項。 立秋(今年西曆8月7日)過後, 氣候漸乾燥,陽氣漸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17年08月22日

資源未斷氣 板塊輪流炒

... 格表現依然強勁,雖然立秋後,全國氣溫回落,用電高峰接近尾聲,但近期煤價未見下跌,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最新報每噸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17年08月18日

三秋養生法

上周一(8月7日)是立秋,故現已進入初秋,南方雖然還未秋高氣爽,但對養生保健來說,卻要知「三秋養生」法,須正確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中藥世家李思齊教授2017年08月15日

補元氣鰻魚丼

鰻魚一直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食材之一,當地人在每年的伏暑丑日(即立秋前的第18天)有吃鰻魚的習俗,由於鰻魚營養豐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速遞哉絲2017年08月15日

長夏抗流感對策

嶺南地區一般認為自立秋至秋分這段時間,中醫稱之為長夏,長夏的特點是暑濕盛行,極易傷及人體陽氣。濕為陰邪,易阻氣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藥到病除許懿清中醫師2017年08月10日

期待有泡沫的股市來臨

今年中港美股強勢畢露,美股三大指數迭創新高,踏入8月(農曆立秋後),中港股市「慢牛」氣氛似仍持續。各地股市有不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基金人語龐寶林2017年08月10日

夏至養生

... 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。大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,俗稱三伏天的一段日子。 在清代,夏至日是國家放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藥到病除許懿清中醫師2017年06月15日

五行生活

... 間大增。同樣,由猴年立秋至牛年立秋的時期,由於金水進氣令經濟向上,股樓整體而言也較牛年立秋至猴年立秋期間有不錯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面面俱玄劉國偉2017年05月20日

天人相應 夏季「養心五法」

... 至、小暑、大暑,止於立秋前一天。夏季天之陽氣下降,地之陰氣上騰,正是天地之氣相交之時,自然界萬物繁茂,氣候炎熱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易經三才伍懷璞2017年05月13日

立法會食住東江水大和解?

... ,拉布、流會更是閒過立秋,偏偏整個議會就是沒有正正經經合作為廣大市民做些實事。今次東江水考察算是一個突破,有點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7年04月18日

八字看財

... 的人生於秋冬天(每年立秋後至翌年驚蟄前)及屬金、水的人生於春夏天(每年驚蟄後至立秋前),一般也較難聚財,且有財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面面俱玄劉國偉2017年04月08日

【信報月刊】股市先狂升 下半年大瀉

... 市,通常每年八月七日立秋後都一定有波動,真正大變則要看10月,通常8月波動後9月會回升少少,10月再跌,因為接 ...全文

2017年01月27日

從世界風水談投資

... 建築材料、基建等到了立秋後便會較為遜色了。 風水地運上,東南方為九紫火的喜慶位,例如位處東南的香港、台灣等,社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面面俱玄劉國偉2017年01月07日

淨化戾氣 上海星級素食

... 好的創意是一路延伸,立秋時節盛產的「雞頭米」是水生作物芡實的別稱,由於果實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雞喙,因此被稱為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食家講場Walter Kei2016年12月17日

今冬慎防腸胃病

... 氣,與立春、立夏、 立秋合稱「四立日」。據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載:「立,建始也」、「冬,終也,萬物收藏也。」意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易經三才伍懷璞2016年11月05日

KIPLING芬蘭之色

立秋過後,帶來溫暖陽光與清爽微風,最適合郊遊,一身悠閒打扮之外,多功能又輕便的手袋或背囊也少不得。KIPLIN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新品精選劉妙賢2016年10月07日

股樓牛市再現

剛過去的8月7日立秋節氣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分水嶺,標誌着由木火轉為金水為重的流年,意味着新一輪股樓的升浪即將展開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面面俱玄劉國偉2016年09月03日

七月流火

... 熏炙勢自如」;陳造《立秋日》云:「酷暑如酷吏,頃刻不可對」。熱浪天氣涉及範圍最大的一次,發生於南宋嘉定八年(公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6年08月30日

創造潮流經典

立秋已過,中秋又快將來到,每年要為月餅添上新意總得費煞思量。今年美心在流心奶黃和流心朱古力的靈感之中,將傳統的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速遞哉絲2016年08月22日

五行論升學

... 個星期,我記得總是在立秋前後的日子,很有古時秋闈放榜的味道。如今會考制度變成文憑試,而小學升中學的升中派位,還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祿命平談陳一言2016年08月20日

頁數:1 2 3 4 5 6 7 8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