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

共 17 個結果
頁數:1

香港國際眼鏡展下月舉行 逾700家展商參展

... 、設計師雅座、運動及專業眼鏡等。 ...全文

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4年10月23日

專業睇運動迷

... 為睇得多,漸漸鍛煉出專業眼光,不只用一般觀眾角度和認知水平去睇。但他從沒想過去做體育評述員,「變成工作,就是另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兩個墟柴人2024年07月27日

青光眼濾過性手術概述

... 或要詳細了解,請諮詢專業眼科醫生,他們會依照具體情況,提供最合適的手術方案及術後護理指導,確保治療效果及視力的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力健康鄧穎詩醫生、陳彥蓉醫生、黃藹汶醫生、陳欣遇醫生2024年07月15日

刮損眼角膜後持續眼痛 有機會患上復發性角膜糜爛

... 和預防感染。 尋求專業眼科醫生建議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患有復發性角膜糜爛,建議諮詢眼科醫生以進行診斷和適當治療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李琬微醫生2023年11月03日

公民黨解散是咎由自取

... 人士給人印象正派,以專業眼光看問題。而且,該黨成員中有不少資深大律師,因此該黨也被稱為「大狀黨」。 對於這樣的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顧敏康2023年07月01日

大劉拍賣名酒獲6353萬高價承接

... 而來,對他挑選佳釀的專業眼光投下信心一票。 消息透露,大劉對今次拍賣結果感到滿意。他早於二十多歲、香港尚未有高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22年04月15日

「哲學政治經濟」是一道窄門

... 正在於冒險踩界,利用專業眼光審視「鄰近學科」的題材,找出專家忽略了的另類古怪奇特角度。同一課PPE入門,由哲學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.0曾國平2021年11月13日

短缺?過剩?浪費?…急什麼?

... 閉學校,但那卻必須用專業眼光,充分研究和評估,決定學校的去留,才不致真正「浪費」了寶貴的資源。 值得一提的是,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教育評論程介明2021年10月22日

專業界別該如何真正「專業」

... 選委的責任重大。須以專業眼光,發現那些專業功底深厚、且有大局觀念和擔當精神的人參政議政。比如,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維港鐘鳴屠海鳴2021年05月18日

中國嘉德(香港)呈獻瑰麗珠寶展售會 「Priceless」

中國嘉德(香港)首次隆重呈獻瑰麗珠寶展售會「Priceless」,以多年獨到的專業眼光為藏家們提供高度客製化及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商情2020年06月27日

隱形眼鏡與COVID-19感染風險

... 鏡,其餘佩戴者請遵照專業眼科視光師的建議清潔鏡片,並定期找眼科視光師跟進檢查。 不潔的手遠離臉部 無論是否佩戴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林育安 吳永安2020年05月26日

建制如何使民意逆轉?

... 內的人更有承擔,亦具專業眼光,當可做出有水準的文宣。  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方蘅2020年01月15日

另類騰訊概念股

... 睛必須健康,而內地的專業眼科服務非常稀缺。 多玩手機電腦損靈魂之窗 踏入報稅季節,筆者照例整理上年度的捐款單據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18年01月05日

港日韓台 比舞併技

... 地及海外節目評審,以專業眼光精挑細選出港、台、日、韓2015至2017年間最不容錯過的當代舞蹈耀眼之作。 三大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7年12月18日

主動被動管理基金各擅勝場

... 強積金,不妨更多信賴專業眼光助你一臂之力。而在選擇強積金基金時,謹記先考慮自己的風險接受能力、評估個人財務狀況 ...全文

財富管理MPF2017年06月15日

亞洲首座摩天輪住宅及商用項目隆重推出
M101 高達20萬折扣回贈香港買家

... 地。承其對海外樓市的專業眼光及獨特市場銷售策略,推出特別優惠,給香港買家高達20萬港元折扣回贈,並將於明天舉行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地產市道海外優質物業廣告特輯2017年05月05日

貫注愛心 慈善機械腕錶

... 眼科治療,同時亦培訓專業眼科醫護人員,這種專業精神令歐米茄眾製錶師深受感動,除了製作影片和廣告加強大眾對奧比斯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名錶珍品劉妙賢2016年09月12日

頁數:1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