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牛年,本欄請來以下兩位講牛。
牛牛義工聯盟創辦人黃美儀(阿Cat)講的是被政府棄於西貢的約80頭黃牛,該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16日
洪若震是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,他醉心研究古代文獻和古典文學,是次請他為大家介紹牛在中西文化的意義。
先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16日
疫情反覆,全球急切地等待疫苗從黑暗中降臨。
眼前的孔繁毅(Ivan)正是獲政府委任的「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」的1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1年02月10日
是次新冠病毒患者的特徵,最特別的是失去嗅覺及味覺。
「在瑪麗醫院康復的病人,大概5%出現這問題,但絕大部分人在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1年02月10日
鼠:過完生日會行好運,不論做生意、感情、錢財也很旺。
牛:犯本命太歲,夏天出生的人運氣特別好,可能賺錢、升職、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02日
玄學家周漢明,在去年初見報的一篇訪問,準確地預測當時還叫「武漢肺炎」兼未蔓延至全球的新冠病毒「隨時可大可小」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02日
今年62歲的周漢明能成為玄學家,一路走來並不容易。
他不諱言媽媽與哥哥皆是智障的,父親則吸毒、酗酒兼有暴力傾向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2月02日
聶揚聲在26年前加入榕光社,由他偶然做一次義工而起。
「話說有個單親母親的孩子有肌肉萎縮症和智障,他住在明愛醫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6日
今年75歲的聶揚聲,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的一年。而他大概是全港最不忌諱死亡的人之一,他不忌諱到一個地步是,義務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6日
Pete Spurrier,一個生活在香港近30年的英國人。
在九十年代初由英國橫跨歐亞,依着絲綢之路,乘搭火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0日
1991年,本身住在倫敦的Pete Spurrier離開家鄉,開始了背包遊,原本只打算在歐洲浪遊半年,後來發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20日
Frank Fischbeck,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美國著名攝影雜誌LIFE的新聞攝影師。1971年中美關係破冰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11日
除新聞攝影外,Frank Fischbeck也常為名人拍照,其中一人為美國傳奇笑匠差利卓別靈。當時他在香港啟德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11日
Eric Ko(高耀忠)是香港的著名馴犬師,在2018年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《金牌馴狗師:亞洲接班人》,由於Er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05日
Eric自幼已喜歡小動物,第一階段「玩」的小動物是昆蟲,原因是「唔使錢」!他說在讀幼稚園時,已常在草叢用竹籤找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1年01月05日
Robin Sackmann的太太是東北人,是他在香港教書時認識的一個學生。而且太太也是語言學專家,「她現正在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2月28日
Robin Sackmann是一個德國人,他已在中港居住近20年。
問他,若晚餐只能在德國鹹豬手及鳳爪之間二選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2月28日
鍾麗玲的父親從事會計工作,母親是家庭主婦。
她自中學畢業起已想修讀法律,「但當時風氣認為若要做律師,要去英國攻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2月21日
鍾麗玲(Ada)在1981年加入政府,到明年已是40年。
她先加入稅務局,做過助理評稅主任,後來考獲大律師資格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2月21日
Jenny的兩個孩子都在深山中成長,長大後自然也成為運動健將。
女兒現居於英國倫敦,在健身室工作,未來更打算創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0年12月1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