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對同性戀一直嚴重歧視,能頂住壓力出櫃的人非常少,直到2018年,同性戀之間的自願性行為才被宣告合法,可是社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3日
經過多年的戀愛追尋,如今Onir仍然單身,他感嘆:「要成為酷兒,總要伴隨一系列的損失,因為你的愛無法被社會承認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3日
為了興趣,你可以去到幾盡?
今年29歲的陳國豪(Leo),本身有大學學歷,卻因熱愛古蹟文化,寧願當自由工作者—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0日
今年29歲,作為城大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系畢業生的陳國豪,曾到北京大學考古系做交換生。
「當時我去了河南的殷墟做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0日
陳國豪推出《尋蹤覓蹟:香港唐樓故事》一書後,並未停下研究工作。他最新探索的是位於文咸東街113號的唐樓「彭裕泰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0日
人生匆匆數十載,機遇來到時,要好好把握,為自己留下美好回憶。
香港職業拳擊手陳衍婷,在接觸拳擊運動前,覺得自己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楊裕鍀2023年09月19日
看教育電視是港人成長的重要回憶,沉悶課堂中難得有喘息時間,碰上有趣的節目,印象特別深刻。例如《細菌大王》,它擁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18日
如果真的有所謂「傳媒音樂椅」,杜之克(Felix)絕對是佼佼者。八十年代在港大畢業的他,入行由《英文虎報》前線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15日
香港體育評述水準高,足球評述人才輩出,網球評述相對來得較遲,演繹和手法卻帶來新享受,這多得賽會嶄新直播方式,更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3年09月12日
「做藝人無名片,今次是我第一次派!」
初見面,歐倩怡(Cindy)笑容親切遞上名片,職銜是營養學家。
她16歲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3年09月11日
從Frankie做舞蹈員開始,家人就很放心讓他闖天下。「工作很不穩定,但他們看到我能維持生活,沒損手爛腳或問家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09日
MIRROR成員陳瑞輝(Frankie)和許博文(Johnny,暱稱強尼)都是半途出家的藝人,經過一段適應時期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09日
唐偉章回流香港當理工大學校長前,是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及應用科學院院長,此前則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機械工程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3年09月06日
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唐偉章(Timothy)是熱傳學專家,研究範疇包括隔熱系統、航天系統熱力控制等,回想成長和學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3年09月06日
容安生創辦的中心,目前有3隻治療犬,其中Mia出生即由Anthea撫養,「朋友的狗生了孩子,問我要不要,我就把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05日
狗狗是人類忠實朋友,不單能陪伴主人,近年在本港還化身為自閉症、各類型發育遲緩兒童的「治療師」。容安生(Anth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05日
造星選秀節目之所以吸引,在於它記錄參賽者如何從寂寂無聞小輩,經多番試煉後逐漸成長,在舞台上綻放光芒。
ViuT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04日
山口徹郎(Tetsuro Yamaguchi)來自日本,年僅29歲,卻已是五孩之父,未來還打算繼續生育。
22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8月29日
山口徹郎的社交賬戶內,有一批由他太太充當模特兒的繩縛(Shibari)藝術照,其中一張是肚子脹大看來快臨盆的她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8月29日
巴基斯坦裔小演員林諾(Sahal Zaman)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,憑在《白日青春》的生動自然表現,接連得到多個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8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