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風信子》是日第一天運作,蓬門今始為君開。
「開」是會意字,中間一橫是門閂,下面有兩隻手。
開,除了有開始、打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游目騁懷譚淑美2024年11月02日
近來,市民北上消費成風,盛智文怎麼看?
「當然對市道有打擊!因聯繫滙率的關係,港元隨美國息口上升,這樣人民幣、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30日
明天是萬聖節,問盛智文(Allan Zeman)會否盛裝打扮一番?
他給出的答案是:「信不信由你,其實我每年都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30日
中國有句老話「沒有金剛鑽,別攬瓷器活」,意謂你若不具備完成某事的本領,就不要夾硬承擔工作。究其源頭,卻是來自一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29日
黃淑頴(Sharon)經常在中環大館的Touch Ceramics開班授徒,她除了懂得鋦瓷,同時是金繼師傅,師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29日
李民傑(Kenneth)的工作室位於石硤尾JCCAC(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)。
請他把金繼的工具羅列出來,他先將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29日
近來,網民愛把日本人穿和服及中國人穿漢服作比較。
林春菊(Janko)作為一名新派華服設計師,有以下見解:「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07日
除了擔任設計師,林春菊也是古董華服收藏家。在她的店裏,有數個膠箱裝着這些別人留下來的「遺物」,約二三百件,全由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07日
以「獨腳戲」成名的彭秀慧,成長於單親家庭,是一名獨生女。
母親去世後,Kearen整理其遺物,發現很多舊相,才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02日
彭秀慧(Kearen)是城中才女,把維基百科對她的介紹列印出來,足有6頁紙。如此一張鍍金履歷表,包括她早年憑《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10月02日
上周三晚,夜色醉人,中環法國餐廳Ami一個貴賓室內,準備了一場難能可貴的試酒會,總價達40至70萬元的波爾多葡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25日
梁醫生
Once in a lifetime,竟然可以同時享受到這麼多美酒!主人家Chris捎來很多「Ex C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25日
梁辰民,是正向家長學院創辦人。
學院的「學生」不是小朋友,是「大人」。
他認為,12歲或以下的小朋友若品行頑劣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23日
很難說龍德駿現在的正職是什麼,但他的工作全部跟古生物有關,除了日常開班授徒、到學校主持工作坊,亦會參與本港以至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19日
龍德駿姓龍,但作為古生物專家的他,卻三番四次強調不特別喜愛恐龍。
他最愛的是三葉蟲。而三葉蟲確有很多威水史,例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19日
「我覺君非池中物,咫尺蛟龍雲雨。」──辛棄疾
龍安志(Laurence Brahm)來自美國,年輕時在香港學習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13日
2002年,龍安志把法律顧問的工作放下,全身投入影像世界,他接連拍了數部紀錄片與劇情片,內容跟香格里拉、藏傳佛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13日
《香港名醫》由黃大偉及香港大學名譽臨床醫學教授陳慕華合著;陳慕華退休前,任教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,如今居於溫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04日
位於半山的香港醫學博物館,隱身於一片叢林,用張愛玲語句是「彷彿亂山中憑空擎出的一隻金漆托盤」。此金漆招牌源於1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9月04日
穿上背心的蘇樂軒(Ray),駕着電單車抵達西貢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。
問他有沒有短袖T恤,這樣上鏡會斯文一點?他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4年08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