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維榕早年在台灣政治大學修讀新聞系,後再前往美國進修。她沒成為新聞工作者,卻變成心理學專家,擁有社會工作碩士學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1月29日
馬承志的血脈是印度族,信仰為印度教,家鄉的地理位置在現時的巴基斯坦。「爺爺的一個弟弟(叔公)當年為了生存,到香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1月22日
馬承志(Neeraj Ramesh Mahboobani)是伊利沙伯醫院放射診斷部顧問醫生。他是印度裔,在香港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1月22日
據統計,日本擁有全球最多的老舖。截至2019年,日本超過百年歷史的老店逾3萬間,遠多於排第二位的美國(近2萬間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1月13日
現年47歲的門間一泰已婚,與妻育有一名現年15歲女兒。他笑言希望女兒能繼承家業,如果女兒不接受,他有一後備方案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1月13日
上月收到城中畫廊傳來新聞稿,有關一個名為Andrew Eldon的居港攝影師,今年初遠赴埃塞俄比亞神秘部落——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1月08日
居港攝影師Andrew Eldon的英語帶英式口音,估他來自英國,這只猜中一半。
「我父親來自英國,母親來自南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1月08日
Annamaria Cammilli是意大利藝術家、雕塑家及珠寶設計師,她出生及成長於佛羅倫斯這個歷史悠久的城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30日
「Annamaria Cammilli–Firenze to Firenze」藝術展覽(11月4日至9日,中環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30日
蕭險峰本身是一名土木工程師,他任職的公司參與興建大型基建項目,包括港珠澳大橋、啟德郵輪碼頭及屯門赤鱲角隧道等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25日
蕭險峰是一名土木工程師,他酷愛收藏老照片,最近出版了《芳影香江:華芳影樓的香港早期照片》一書,介紹一個塵封百年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25日
在街市穿梭,黎諾維(Keith)如魚得水。
他是香港魚類學會理事,大學碩士修讀「魚類分類」,現從事海洋教育工作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21日
早前,香港海域出現了一條布氏鯨,吸引不少市民租船圍觀。惟該條鯨魚沒多久被發現有嚴重傷痕,有專家懷疑是被螺旋槳擊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21日
現年38歲的戴沛權在香港出生,他年少時讀書成績優異,會考取得8A,本來已獲中大醫學院取錄,他最後卻放棄做醫生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13日
上月本港出現「500年一遇」暴雨,不少專家直指與氣候變化相關。
戴沛權(Amos)是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13日
談焦媛(Perry),大家必然會想起高志森。這對年紀相差18歲、拍拖長達21年的情侶,大約4年前在毫無預警下分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02日
進念劇團的《香港鬼喜劇》本月公演,焦媛主演,胡恩威編導。
焦媛預告:「這齣戲並非用陰森形式去講鬼故,而是以喜劇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10月02日
古田茂美(Shigemi Furuta)是日本人,她能說一口流利廣東話。
上世紀八十年代,她以第一個日本僱員身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7日
古田茂美的廣東話非常流利,這個訪問全程用廣東話進行。其實,古田在貿發局工作後才開始學廣東話。「我起初加入貿發局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7日
為了興趣,你可以去到幾盡?
今年29歲的陳國豪(Leo),本身有大學學歷,卻因熱愛古蹟文化,寧願當自由工作者—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9月2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