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中風有年輕化趨勢,一項研究發現在2001至2021年間,香港18至55歲中風發病率及入院人數上升超過三成。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盧海珊教授、周柏珍教授2023年08月04日
... 都會康復。 4.尋求循證護理:重點支持你自己的優先事項。 5.成為盟友:為支持心理健康的社會變革發聲。 在高收 ...全文
解離(dissociation)是指個體對於自我或現實的連接感覺被打斷或變得模糊的現象。當我們面對過度壓力或創 ...全文
當醫生宣告病症已讓我們人生進入倒數時,你會開始有什麼打算?在香港,病人有權預先指示在臨終前拒絕某些治療(例如心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陳葉詠嫻教授、陸瑜珺2023年07月07日
運動不僅有助中風康復者恢復身體機能及提升自我照顧能力,還能有效地改善情緒、集中力及視覺空間能力,所以運動是中風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盧衍汶、林冠羽、盧海珊教授2023年06月23日
相信大家對2019年發生的公共衞生風波都歷歷在目。那年12月,全球首個新冠(COVID-19)確診個案出現,新 ...全文
「希望是能夠在漆黑中看到一線曙光。」希望是人類與生俱來對未來的期盼,驅使我們在困難中尋找出路。不少宗教視希望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吳碩南教授、陳美鳳、許潤好、何巧嬋2023年04月14日
中風是一種突發性腦血管疾病,患者有機會失去語言和活動能力。資料顯示於2021年,香港大約有三千多人因為中風而死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盧衍汶、林冠羽、盧海珊教授2023年03月31日
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研究團隊,在多項審查研究中發現,外籍家庭傭工在工作中面臨多重壓力,包括工時過長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張友娟博士、何學文教授2023年03月17日
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,影響着我們對生命的看法。 這正正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接受延長生命的入侵性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陳葉詠嫻教授、吳曉艷2023年03月03日
香港正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,當中亦包括智障人士。智障人士的身體機能比健全人士較早退化。除了遺傳因素和藥物影響外 ...全文
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患者中常見症狀之一。這是由於癌症及相關治療導致持續、主觀的精神或身體疲乏感。有研究指出,25%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陳傲霜教授、馬星博士2023年01月20日
最近發表的一項文獻探討了藝術創作活動對中風人士復康的影響。這是一項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,共綜述了7篇隨機對照試驗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盧海珊、周柏珍、陳慧敏2023年01月06日
政府近年致力加強以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,通過醫社合作,使個人、家庭和社區能更有效地預防疾病和自我管理健康狀況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車錫英教授、盧慧詩博士、黃錦城先生、麥寶文女士2022年12月23日
衞生署資料顯示,本港每10名婦女中便有一名在產後出現抑鬱症狀;而一項最新研究更指出,自2019冠狀病毒爆發以來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周嘉明副教授、陳鳳英醫生、梁淑芳醫生2022年11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