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

共 50 個結果
頁數:1 2 3

反思精神健康醫學 科學與藝術缺一不可

... 人生歷練,不如認作為生活藝術。 本人總結:醫病容易醫人難。精神科學發展一日千里,已脫離「佛洛依德學派」的想像,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25年01月07日

當黃念欣、吳邦謀遇上張愛玲

「中國人好吃,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,因為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。」——張愛玲。 當前香港的張愛玲專家,無疑地包括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啟發新知譚艾敏2024年12月21日

創意、物料實驗室 Hermès petit h工作坊

... 、女士絲製品、家具和生活藝術、餐瓷等等,為追求完美,各個部門都產生了很多閒置或剩餘物料,而petith本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,便從這些物料出發,利用創意改造,給予它們新生命。Petith就像這些工藝部門的結合體,內有多才多藝的工匠、藝術家和設計師們,成為16個工藝部門的一份子。 馬鞍架在petit h的巧思下,改造成為座椅。(Photo by Charly Gosp) 卷成繩狀的絲巾,用途廣泛。(P ...More

EJ Insight2024-08-23

熱愛墨寶設計師黃宣游 延續本地招牌書法藝術

... 手寫書法淘汰,眼見這生活藝術印記即將消失,Westley與其他人組成團體「墨跡」,挑選了4個知名的招牌書法家: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7月19日

戴克成︰鑽研青銅古金 發掘中國高古藝術之美

... 展示,更是法式奢華與生活藝術品味的代表。而在2012年他更邀得Karl Lagerfeld擔任藝術總監,成了他職涯上的難忘時刻之一。另外,他亦於倫敦、巴黎、紐約多次舉辦以中國藝術為主題的展覽。他對古董藝術的貢獻,得到法國政府的絕對肯定,頒予藝術與文學騎士、榮譽軍官勳位等勳章。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在一次媒體訪問中曾被問及,會用哪兩個字來形容中國,他說︰「 Christian Deydier。對我來說,一 ...More

EJ Insight2024-05-24

「內捲」與「躺平」

... 平」是一門哲學、一種生活藝術。 人活着,幹麼要這麼勞累?營營役役,究竟所為何事?說的雖不無道理,但對管治者而言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拾趣人生岑逸飛2024年01月13日

廣州南站核心地帶變身豪宅區
世界級交通導向模式發展 參考九龍站革新布局

... 森系奢宅」布局,設有生活藝術館、「穿林棧道」及「盒子森林」等。項目預計2024年底交樓。 區內公寓88萬人幣上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地產市道周六地產專題_大灣區置業2023年09月02日

「菲」比尋常攝影展

外籍家庭傭工是香港非常重要的外來工作人口。 她們遠走他鄉,來到一個陌生之地幹活,面對不少挑戰和困難,仍為着其人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23年08月28日

唐英年vs失業率

... z來港推動法國文化及生活藝術,同時造福弱勢社群。只見唐唐像穿花蝴蝶招呼來賓,臉色紅潤,看不出七十有一,當晚籌得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3年05月19日

唐英年與法領事辦晚宴籌10萬善款

... 晚宴,推動法國文化及生活藝術,同時造福弱勢社群,活動籌得10萬元【圖】,捐予融幼社,協助在港出生弱勢和需要幫助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短訊2023年05月18日

唐英年歡迎法國總統美食大使來港

... ,在港推動法國文化及生活藝術,同時造福弱勢社群。 是次慈善活動合共籌得10萬元,捐贈予給融幼社(PathFin ...全文

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5月17日

活出生命的尊嚴與豐盛:再思創意銀髮

根據統計處近期公布人口數據,2022年中65歲或以上的長者佔本港人口20.9%,約共152萬人;按預計至203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丁穎茵2023年02月21日

東成東邪

... 人格德育、創意知性、生活藝術、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等等!真羨慕中大同學們。 30年了,萬幸是,邵逸夫堂觀眾仍留至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單線雙情單志民2023年01月27日

林之鴻助社企營商行善兩兼得
「夢創成真」創辦人 共享資源跨際發展

商界一向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,有意見認為未必能同時履行社會責任,然而港產社企資源平台「夢創成真」共同創辦人林之鴻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周一人物2022年11月28日

【信報月刊】「幾時得閒飲茶」未必得閒

... 的其實主要是中國人的生活藝術,原著以英文寫給美國人看,原名The Importance of Living(生 ...全文

2022年09月07日

東京公廁 顛覆想像

2020年,日本財團(The Nippon Foundation)發起「東京公廁計劃」(The Tokyo T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2年06月13日

「禮貌」乃是大投資

... 「一直是法蘭西文明與生活藝術獨有的財富」。馬克龍總統拜訪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,躬身恭敬,握手而非吻手;那是文藝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22年05月19日

香港Arts Tech策略

《財政預算案》撥出三千萬元資源支持藝術科技,而特首施政報告也提出由民政局帶領,支持藝術科技發展。藝術科技發展的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胡恩威2022年04月01日

M+可為香港帶來怎樣的亞洲視野?

從「雞記蔴雀」的霓虹招牌到英國藝術家葛姆雷策劃的陶塑人海、從栗田穰崇設計的繪文字到印度建築師雷瓦爾構想的新德里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丁穎茵2022年01月24日

法式生活藝術嘛

生活藝術裏,有時總得撒點胡椒,帶來驚詫、出其不意。比方今年聖誕新年歡宴,餐桌換上了購自Vendôme廣場內珠寶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21年12月17日

頁數:1 2 3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