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 的「清」,意為清淨,釋迦的大智大慧在於妙明真心本來清淨。饒公覺悟佛禪之妙是其清純潔淨人格之自然體現,由澄明清淨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國學與生活伍懷璞2019年08月17日
... 為藍本,名字源自佛陀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陀,希望借弟子的名聲得使這裏「無染」。
寺廟佔地逾2800方米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蹤曾志清2019年08月12日
... 迦葉佛的袍,以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髮。進入大金塔膜拜,需要脫鞋赤腳,還要站在自動扶手電梯,忍着腳底刺痛,直上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蹤朗清2019年08月05日
... 築風融合一起。寺內有釋迦牟尼佛、彌勒佛和觀世音菩薩的巨型塑像,不見不知,不少當地少女前來祈福參拜。夕陽西下,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蹤朗清2019年06月03日
... 的顏料。
釋迦牟尼佛立像
時期:犍陀羅(約二至三世紀)
物料:片岩
簡介:犍陀羅是古代印度十六國之一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5月22日
... 館內最古老的一件雕像釋迦牟尼佛立像,來自二至三世紀的犍陀羅——古代印度十六國之一,被譽為佛像的故鄉,即今天巴基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9年05月22日
為慶祝釋迦牟尼佛降生,位於大埔的慈山寺於5月11至13日舉行佛誕開放日,慈山寺常住與服務義工一同接待持票的公眾 ...全文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9年05月14日
... 名為Kasyapa,釋迦弟子迦葉。經過幾十年進化,相機品牌甩掉了佛教色彩,但Canon的原始日文意涵仍然是觀音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嚮往發呆林創成2019年05月09日
這個星期日便是佛誕,是慶祝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,又稱「浴佛節」,信徒會於這天舉行盛大的浴佛儀式,祈求佛陀福澤社會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林依純2019年05月08日
... 最大坐佛的山西襄垣縣釋迦牟尼銅像、雲南安寧市18米高釋迦牟尼佛像據報均於去年被強拆。河北省例子更多,例如行唐縣 ...全文
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9年05月04日
... 齋食。但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和弟子沿門托缽時,是遇葷吃葷遇素吃素的,是梁武帝蕭衍首先倡議吃素的。
所謂素食,是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19年03月27日
... 方有三尊佛像,分別是釋迦如來、大日如來、阿彌陀如來,是當年峽谷下游的居民祈求免受川河泛濫而供奉的。
車站前方是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蹤菊慈童2019年01月23日
... 教學校,課堂除會介紹釋迦牟尼的生平,亦會根據學生的程度,摘要介紹佛教義理,使同學明白佛教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。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幼小學府王嵐2018年12月20日
... 佛教學院甚多。再因為釋迦牟尼四圍講學,路經曼德勒,自此便把這個地方搞成研修佛學之地,才會衍生出神話故事。
正因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蹤曾志清2018年12月17日
... 任何人都可以是超人。釋迦牟尼說道,只要你參透生死,任何人都可以成佛。若然無法領悟玄之又玄的奧諦的話,不妨聽聽周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嚮往發呆林創成2018年11月08日
... 位太子,名善事(即是釋迦牟尼),自幼國皇、母后對他萬分寵愛。年少的太子首次騎馬出遊,看到農夫在耕耘,土壤翻出很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讀畫益行2018年10月27日
... 說明教授Dona,將釋迦牟尼之遺物分發給八個州的統治者,立體地把佛陀死後對世人之影響娓娓道來。
柱上還有老照片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寰宇遊踨曾劍華2018年10月15日
... 理的尼赫魯送他「一條釋迦牟尼的眉毛」(Buddha's eyebrow),他把之供奉在為它而在金邊火車站對開修 ...全文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林行止專欄林行止2018年10月04日
十四世紀馬拉王朝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,高41公分,體量頗巨,氣勢撼人。
釋尊紺青螺髮,上有高髻,長目細眉,眉間白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術導賞2018年09月2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