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年,英國藻類學家Kathleen Drew一篇關於紫菜孢子生長的文章,獲刊登於《自然》國際期刊。最初作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3年01月11日
轉入冬季,走在街頭,除了雞蛋仔、煨番薯、鹽焗鵪鶉蛋,還飄來陣陣栗子香。看着栗子隨鐵鏟和糖沙來回翻騰,熱氣裊裊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3年01月04日
有種菇菌滿有泥土氣息,散發麝香氣味,富幾分神秘感。「聞了昏昏欲睡,令人感官麻木,未幾使之喚醒」,說到松露菌香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2月28日
世上有種神奇水果,吃之令人味覺錯亂,竟讓檸檬嘗起來全然清甜,甜度味覺留存口腔可達30分鐘。這種來自西非的灌木果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2月21日
拿起魚竿在美國蒙大拿州洛磯山脈河流,便可輕鬆釣到魚,但若漁獲是虹鱒的話,當地人大概並不特別高興。在氣候變化影響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2月14日
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? Parsley, Sage, Rosem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2月07日
湛藍大海中,有種「精靈」形如一把透明傘,下襬像紗裙,婆娑多姿,如夢似幻。這裏說的浮游生物,是水族館常見的水母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1月30日
秦腔名劇《五典坡》中,後唐丞相王允三女王寶釧苦守寒窰,盼着從軍的丈夫薛平貴回家團圓。然而男方被虜歸降西涼作駙馬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1月23日
台灣流行一句俗諺「一午、二鮸、三嘉鱲」,說明民間魚類美味排行榜,榜首的「午」魚乍聽陌生,其實正是港人熟悉的馬友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1月16日
畫家莫內曾說:「我必須有鮮花。」視花如命的他,將之化作畫作。最為人熟悉的,有《睡蓮》油畫系列。除了「蓮花」素材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1月09日
走在鄉間,看見野生草莓或藍莓,有人喜歡摘些來果腹,若是野菇和野芋,十之八九要避之則吉,其實野生植物有的進食無虞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1月02日
身處異鄉面對蕭瑟秋色,無常之感油然而生。對此,古人選擇借詩抒情。杜甫在《九日藍田崔氏莊》寫道,「明年此會知誰健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0月26日
「豬油」,可說是不同華人地區的幾代回憶。以前不少人炒菜時,總會加點豬油,否則嫌不夠香。年代湮遠,老一輩依然念念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0月19日
明代小說《封神演義》裏,商朝忠臣比干被紂王相逼割心示忠後,騎馬離開皇宮時,靈魂若失。在路上,遇一婦人街上喊賣,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0月12日
「白毛,鳳頭,黑皮肉」,相傳華佗便是由這些特徵得知,意外讓病母康復的食療,得力於烏雞藥效,遂將「九戶雞湯」寫入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10月05日
日本電影《橫山家之味》開首,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邊與女兒閒談,邊埋首為家人下廚。燉五花肉、製作粟米粒天婦羅,再搗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09月28日
舊年代的稻田少有農藥和化學肥,更沒有工業廢水污染,泥裏蘊含大量有機物、微生物、水生植物,造就田螺自然養肥的有利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黃紫慧2022年09月21日
歐美飲食文化中,由於茴香(Fennel)與茴芹(Anise)味道相似,兩者經常被人混淆,但事實上兩款食材於基因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胡海德2022年09月14日
東西方飲食哲學與文化習慣差異極大。當東方人遇上西方食材,往往對其食法大感困惑,如來自中美洲的「神力食材」,被當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胡海德2022年09月07日
明代李時珍的著作《本草綱目》提到,無漏子性溫味甘,無毒,主治氣管炎咳嗽、咽喉乾痛,任何人亦能服用──無漏子即是 ...全文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胡海德2022年08月3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