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結果

共 100 個結果
頁數:1 2 3 4 5

兩女子食本港捕獲河豚疑中毒留醫

衞生防護中心表示,兩名年齡介乎18至45歲女子於過去周日(21日)一同在家中進食朋友在本港捕獲並經烹煮的河豚魚 ...全文

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03月23日

【信報月刊】河豚天下第一鮮 日本人拚死吃

在中國古代,早有「拚死吃河豚」的說法,在嗜好食用河豚的鄰國日本,為嘗試河豚美味而死於河豚中毒的「勇者」也不在少 ...全文

2021年03月08日

加州動物園3大猩猩確診

新冠病毒在全球擴散,連動物世界也不能幸免。美國加州野生動物園3頭大猩猩確診,另外有企鵝和河豚懷疑吞下口罩而喪命 ...全文

今日信報EJ Global2021年01月13日

游族董事長林奇疑遭同僚毒殺

... 狀研判,林奇疑似中了河豚毒素,而他此前曾吃過藍莓,但未知是否與藍莓有關。有傳許垚因不滿職位調整,從國外購入10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20年12月28日

吃白子的樂趣

... 其實是雄性魚如鱈魚、河豚、琵琶魚等的精囊,形態如一團棉花,也像一團雲,難怪鱈魚白子又被稱為「雲子」,而河豚白子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食家講場謝嫣薇2020年12月28日

班哥龍躉宴

... 我卻說道,古人拚死吃河豚都敢,這算什麼?於是眾人釋懷馬上下箸了。 蒸頭腩用的是40年舊陳皮,香氣四溢。主角是龍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班哥有食緣班哥2020年11月05日

文人情有毒鍾 人間極品河豚

古人大概對河豚又愛又恨!一方面清楚此魚劇毒無比,另一方面亦知道這生物乃世間極品美食。就連歷史上其中一位著名老饕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胡海德2020年08月19日

養精「西施乳」

明代朱誠泳《小鳴稿》記載:「河豚珍重西施乳,入喉但恐生鋒鋩。」當中所述的西施乳,是雄性河豚精囊(或稱魚白)。古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味之源胡海德2020年08月19日

長科多元發展 推動醫藥研究

... alneuron(以河豚毒素為基礎的鎮痛藥物)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,務求支持此項將維持數年的研究能順利完成。 分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0年05月15日

六旬漢捕食河豚中毒 情況危殆

一名65歲男子,昨日在家進食自己於本地捕獲並烹煮的河豚後,出現面部麻痺、全身無力和呼吸衰竭,自行前往威爾斯親王 ...全文

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04月24日

日本御食國美食祭

... ,像海藻、3年養殖虎河豚、鱧魚、櫻鱒等,海鮮食材鮮味與魚蛋的彈牙配合,口感堪稱一絕,是當地極具人氣的食物。  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星級餐廳譚偉健2020年02月10日

病從口入殃及全球 食野味須永久禁絕

... 飼養?日本人早就知道河豚有毒,卻抵受不了其美味誘惑,遂發展出飼養方法,避免蘇軾名言「拚死吃河豚」的風險。野味之 ...全文

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0年01月31日

鮮美鳳尾魚

... 古以來,刀魚、鰣魚和河豚並稱為「長江三鮮」,這裏指的刀魚就是鳳尾魚長大至性腺成熟後,從大海游回河川,在河裏捕獲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食家講場劉晉2019年08月13日

長江生科業績穩 營收雙增

... 測試;同時亦正研發以河豚毒素為基礎的鎮痛藥物。 該公司透露,其香港總部科研隊伍積極探討發展其他新醫療保健項目的 ...全文

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07月31日

千六元一條喜之次

... 紅寶石」之稱與鮟鱇和河豚並列為三大名魚。 生長於寒帶深海含脂量豐肉質極嫩,久煮不老。一如所有深海魚離水即死,魚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飲情食趣唯靈2019年06月27日

香港珍罕 河豚料理

河豚肉極度美味,是中國「長江三鮮」(河豚、刀魚、鰣魚)之首,北宋詩人梅堯臣賦詩:「春洲生荻芽,春岸飛楊花。河豚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星級餐廳林依純2019年05月16日

個案3 捉八爪魚遭咬手 致右眼腫脹

... 之一的藍圈八爪魚具有河豚毒素,被咬可致命。近年港人喜到南韓吃活八爪魚,只吃腳(觸鬚)不會中毒,除非連頭生吃。謝 ...全文

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9年04月11日

海中紅寶石 日本喜知次

日本的喜知次魚和河豚、鮟鱇魚並稱「日本三大名魚」,全身通紅的喜知次於日本稱為Kinki(きんき),又叫金吉魚、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星級餐廳林依純2019年04月04日

不簡單的簡單豉油蛋飯

... 遊客可能只知要吃這個河豚集散場的美味之物,保育團體的焦點則只針對此地是捕鯨船隊的宿港。 那次從福岡開車來到下關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食家講場梁家權2019年03月13日

東京話食

... 已易為霞町やまがみ,河豚無味,惟松葉蟹尚佳,其他菜不再驚喜如昔,人均收費三點五萬日圓,殊非所值。   ...全文

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此時此刻劉健威2019年02月27日

頁數:1 2 3 4 5

信報簡介 | 服務條款 | 私隱條款 | 免責聲明 | 廣告查詢 | 加入信報 | 聯絡信報

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。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。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。

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,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。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,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、其本身的投資目標、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,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。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概不負責。